唐
武德元年(618),隋吴兴太守沈法兴以讨伐宇文化及为名,起兵攻陷余杭、毗陵、丹扬等县,称江南道大总管,置百官。
三年(620),李子通渡江南下,灭沈法兴。据有其地,置安州,治所武康,不久改安州为武州。
四年(621),乌程县进土贡,有御服乌眼绫、折皂布、绵绸、贮布、糯米、黄豆、紫笋茶、木瓜、乳柑、蜜、金沙泉等。
是年,杜伏威击败李子通。复置湖州,领乌程一县。李孝恭重筑湖州“罗城”,东西十里、南北十四里,周二十四里,设九门。
武德六年(623),杜伏威部将辅公礻石反唐,率部占湖州。次年,山南招慰使李孝恭讨之,并俘辅于武康。
七年(624),并安吉、原乡两县入长城。长城、武康两县改属湖州。
贞观十年(636),弘文馆学士姚思廉,秉父姚察(武康人)遗命,续成《梁书》56卷、《陈书》36卷,后均被列为我国正史之一。
麟德元年(664),复置安吉县,隶属湖州。
天授二年(691),分武康县东境17乡置武源县(后改称德清县),隶湖州。
圣历元年(698),安吉县令钳耳知命督造石鼓堰,灌田百顷;凿邸阁池,灌田五顷。同年至次年,又筑东海堰。
天宝元年(742),改湖州为吴兴郡。
乾元元年(758),复改吴兴郡为湖州。
上元元年(760),扬州刺史刘展反唐,其部将孙待封攻陷湖州,领湖州事。
大历五年(770),长城顾渚紫笋茶列为岁贡,限每年清明节前送达京都,时称“急程茶”。
七年(772),着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期间,与张志和、陆羽、皎然等游,编纂《韵海镜源》360卷,着《石柱记》,书《杼山妙喜寺碑》、《李元靖碑》等。
唐建中元年(780),陆羽在湖州纂成《茶经》。
贞元八年(792),湖州剌史于頔发民修筑荻塘(东塘),州人为纪其善政,因名荻塘为頔塘;十三年,治理长城西湖,灌田2000顷。
元和二年(807),镇海军节度使李锜反唐,苏、常、杭、睦4州刺史俱遭胁迫。湖州刺史章秘遣衙将勒兵数百人袭破李锜驻湖州叛军,州境遂安。
长庆三年(823),州刺史崔元亮发民开凌波塘。后民聚居于塘东,发展为今菱湖镇。
开成三年(838)三月,朝廷特置湖州造茶使,经管长兴顾渚山紫笋茶的制作及进贡事宜。
大中四年(850)十一月,着名诗人杜牧出任湖州刺史,时“登临时赋咏,颇多留题”。
乾宁四年(897)九月,吴越王钱鏐攻克湖州,州刺史(时称忠国军节度使)李继徽出奔淮南依杨行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