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八期 (总第241期)
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 见面时的讲话
(2022年10月23日) 习近平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这里同各位记者朋友见面。 昨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已经胜利闭幕了。这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 国际社会对中共二十大高度关注。许多国家的政党发来了贺电贺信,其中很多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中央,致以诚挚谢意! 刚才,我们召开中共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我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现在,我向大家介绍其他6位常委同事:李强同志、赵乐际同志、王沪宁同志、蔡奇同志、丁薛祥同志、李希同志。 赵乐际同志、王沪宁同志是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其他同志都是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家都比较了解。 在这里,我代表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我们一定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决不辜负党和人民重托。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期盼,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和汗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为了这一事业,无数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心中永远铭记着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我们要埋头苦干、担当作为,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一个饱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党,才能基业常青;一个铸就辉煌仍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无坚不摧。百年栉风沐雨、淬火成钢,特别是新时代10年革命性锻造,中国共产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 面对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考验,我们必须高度警省,永远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谨慎,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百年大党在自我革命中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当今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历来主张,人类的前途命运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来把握和决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 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几天来,记者朋友们对大会进行了充分报道,向全世界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使世界的目光注视中国。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大家辛苦了! 欢迎大家多到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客观真实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 谢谢大家! 来源:《求是》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自我革命中 锻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我们党怎样才能长期执政、永葆青春活力、永葆强大战斗力、永远得到人民拥护支持,是习近平总书记时常深思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就"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为继续建设好、建设强我们这个走过百年奋斗历程、迈上强国新征程的世界第一大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强党强国的战略之举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不断走向强大,是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非凡历程,是一个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党的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交融互动的伟大历史进程,是我们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和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飞跃交织互促的伟大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党的建设作为伟大工程和重要法宝,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提出和实施从思想上建党、支部建在连上、整顿党风等一系列强党举措,确立政治建军原则,使党及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成为一支信念如磐、意志如钢,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铁军,在白色恐怖的残酷环境和严峻复杂的斗争考验中表现出"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在力量极度悬殊的条件下战胜了庞然大物一般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军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采取一系列解放和统一全党思想、整顿党的组织、增强党的本领、昂扬党的精神、强健党的肌体的重大举措。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根本在于指挥军队的中国共产党强。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没有被数倍于己的敌人所打倒,没有被一穷二白和各种难题所难倒,也没有被任何内外部压力所吓倒,不断创造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奇迹,秘诀是我们党把强党作为胜利之本,通过持续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自身建设成了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新时代10年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了大党必严治、大党须图强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历史自觉、深邃历史思维、长远历史眼光的政党,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探究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问题。历史上许多统治集团执政时间一长,内部精神衰退、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问题日渐增多,最终积重难返,没能逃脱王朝更迭的宿命、政党轮替的怪圈。封建主义政治集团如此,资产阶级政党如此,苏共成于小而崩于大的惨痛教训也启示我们,党大起来了并不意味着就强起来了,大党要长治久安就必须不断励精图治、变革图强。今天,我们党已从一个初创时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壮大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党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针对党的十八大之前一个时期党内一些令人忧心忡忡的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察盛世之危、谋强党之策,以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全党掀起了一场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行动,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以自身的伟大变革引领造就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这一不平凡的历程中,我们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成功开拓了党长期执政之道、强党强国之道。 我们党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决定着强党是强国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经过长期接续奋斗,我们党开创了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圆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要开创新时代新的奋斗历史,续写历史新篇章、创造发展新奇迹,党就必须保持更强的状态。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奋进新征程的强国总动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开创、领导的现代化,其特点既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特质决定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要让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中国14亿多人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而且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互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困难矛盾和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条件下进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没有强大的中国共产党,就搞不好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必须强党、党强才会国强,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时代的抉择。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多维共振同向发力的强党工程 强党之强,是全党理想信念、政治操守、素质能力、意志精神、作风形象所形成的政治力量、真理力量、组织力量、人格力量聚合而成的强大力量,其内核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的执政能力,具体表现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组织凝聚力、队伍战斗力、精神感召力等。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紧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强化系统思维,坚持突出重点和全面推进相结合、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分类施治和同向发力相结合,找准强党突破口和着力点。 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一个政党强不强,首要的是看其政治领导力强不强。必须从政治上看党建、从政治上抓党建、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建、用全党的政治能力衡量党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增强政治领导力必须把握一个关键和一个根基。 增强政治领导力的关键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中央有权威、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全党意志才能统一,党才有力量。关键之关键又在于是否有核心。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核心就是力量、核心就是方向、核心就是未来,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强党规律的揭示。新时代10年我们党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其中,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最重大政治成果,是取得其他标志性成果的决定性因素。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力挽狂澜的政治魄力和政治智慧,充分彰显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党必须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团结统一。 增强政治领导力的根基是广大人民。历史的伟力在人民之中,政党的伟力在得民心。百年来,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强大姿态,再大的风雨也拦不住前进步伐,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弯坚挺脊梁,再大的敌人也摧不毁坚强意志,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视我们党为自己的党,成为党生生不息的深厚力量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常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是民心所向。我们党要长期执政,就要永远守民心、顺民心、得民心,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贴民心、知民心、暖民心。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群众路线这条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与人民一起奋斗、引领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奋斗,多做察民情、惠民生、解民忧、护民利的事情,及时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以人民心为心、以真心换民心、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断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真理的力量不可阻挡、不可战胜。拥有科学理论、善于与时俱进创新理论、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的政党,才会有光明前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因为掌握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拥有深刻的理论思维、高远的战略眼光、强烈的问题意识,成为善观时代大势、善察发展规律、善抢历史机遇、善看事物本质、善抓工作关键、善把政策尺度的具有历史主动精神的智慧之党。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基础是提高党的理论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等原创性原理性思想成果,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路径,进一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着眼于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拓展认识的高度、广度和深度,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以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增强党的思想引领力,必然要求提高理论传播力。理论只有掌握群众并被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代言立言、觉醒人民群众的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大众化是同一文章的上下篇,把上下篇写全了,把科学理论写在中华大地上、写在人民心中,才能转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在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尤其要注意改进理论传播方式,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用有说服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鲜活语言和生动形式宣讲理论,让基层党员和群众好懂、好记、好用。 党的思想引领力,最终要落到理论运用能力上,要用理论运用的实效来检验。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是生于实践、活于实践的学说,不能只是书斋里的学问、口头上的说辞。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掌握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时代大势、解决实际问题的看家本领,将其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人民情怀、崇高的思想境界、自觉的责任担当、优良的工作作风、清廉的政治操守、高强的工作本领、创新的战略举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不断增强党的组织凝聚力。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干大事难事、善于打大仗硬仗,是党的组织凝聚力强大使然。在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过程中,我们党在组织动员、凝聚力量上具有其他政党无可比拟的显着优势。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是党的强大组织优势使然。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振臂一呼,八方云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充分展现了党的强大组织凝聚力。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的14亿多中国人民是一种最为强大的综合国力。党的组织优势历经百年风雨都没有丢过,今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丢。 必须始终把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作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点来抓,凡是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地方都要把党组织建起来,凡是有党组织的地方都要让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起来,使其能够担负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关爱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坚持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协同抓,实行以上率下、以上带下,形成先抓中央、重抓地方、大抓基层、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组织建设大格局和党的工作高效运转、党的管理井然有序、党的决策执行有力的好局面。 党的组织体系十分庞大,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组织制度。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不集中,等于无用功;民主加集中,全党力无穷。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性和对实施党的领导、强健党的组织的极端重要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民主集中制意识,增强民主集中制素养,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民主集中制效能,做坚定执行和坚决维护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在发扬民主、增进团结、推动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高效落实上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不断增强党的队伍战斗力。队伍战斗力强从来就是我们党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强党的一个主要标志。队伍战斗力的基础是成员的素质能力,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始终把增强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严把发展党员质量关,严肃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强化党员知识能力培训,引导和推动广大党员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各领域的能干人、群众中的带头人,能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攻坚克难和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时刻能够发挥标兵作用。 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素质能力要求更高,必须适应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要求全方位增强执政本领,尤其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和斗争本领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全新事业,必须把创造力作为干部队伍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型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创新型政党、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广大干部守正创新能力、创造性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能力、以改革破难题促发展能力。要围绕增强战斗力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选拔任用、激励担当作为等机制,增强干部培训的科学性、及时性、针对性、有效性,突破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难点,探索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管用办法,形成重实际能力和工作实绩的正确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引导和推动干部争当人才不当人精、争当干将不当看客;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机制,探索符合干部成长规律的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办法,注重发挥实践磨练、检验、淘汰功能;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把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强党强国大计,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强党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不断增强党的精神感召力。我们党不仅要掌握真理的力量,还要彰显人格的力量。真理伟力和人格魅力两种力量相聚合,就会产生强大精神感召力。在百年奋斗进程中,我们党创造并长期坚持伟大建党精神。以此为源头和内核,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谱写出一部部感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不仅极大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而且深深感染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我们党开创历史伟业的强大软实力。 在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伟大建党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用新的奋斗、新的创造、新的奉献铸就了"三牛"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等,成为新时代党的精神标识。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精神懈怠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之一,是承平日久最容易出现的风险。党的二十大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大有深意。拥有伟大精神才能铸就伟大政党、成就伟大事业。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伟大建党精神永远弘扬下去,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内涵内化为全体党员的坚强党性,外化为昂扬向上的新气象,带出全国人民的精气神。 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的告诫,坚持把学理论、悟真谛、强信仰、增信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推动广大党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切实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真正认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转化为深沉而笃定的精神力量。 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不断巩固和持续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员、干部化初心为真心、将使命当生命,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树立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价值观和幸福观、造福人民的事业观和政绩观,坚持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新的征程上,必须适应新时代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加强全党斗争精神的养成,在伟大斗争实践中锻造不信邪、不怕鬼、不畏压,面对强敌骨头硬、腰杆直、腿不软的斗争风骨,推动全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一种大忠大德,有大忠大德方有大志大勇,才会在困难面前有舍我其谁的豪情、在风险面前有舍生忘死的壮举,在利益面前有舍私为公的境界。必须抓好全党忠诚教育、忠诚考验,加强党员干部忠诚度识别,坚决及时把蜕化变质、腐化堕落,对党和人民不忠的人清出党的队伍。 三、坚持走内涵式质量强党之路 强党之强,反映的是党的内在素质、内在气质、内在品质。在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党找到了依靠不断自我革命强党、依靠不断社会革命强国、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强党引领强国的"强起来"路径,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党的革命性的认识。我们党通过革命取得执政地位,成为了执政党,但仍然是革命党,夺取政权是革命,执掌政权同样是革命。革命就是革故鼎新,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说就是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有机统一。自胜者强。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并重的强党之策,是由表及里、标本兼治的治党之举,是抓根治本、内外兼修的建党之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同步做好袪疴去病的减法、增强免疫力的加法、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乘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坚持严治以健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同时指出,大也有大的难处。我们需要有"愈大愈惧、愈强愈恐"的态度,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大党难治必须严治,因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如果管党治党宽松软,各种乱象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损害党的强健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坚定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自我革命,持之以恒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决不能半途而废、前功尽弃。作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具有风腐同源、风腐一体特征,必须坚持风腐同治,从作风问题深挖背后的腐败行为,从腐败现象中查找作风问题,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防止作风问题累积演化成腐败。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研究把握腐败新动向新特点,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争本领惩治、遏制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要研析腐败生成机理,针对腐败多种成因,实行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做到惩防并举,既斩草又除根、既除根又清土。要发挥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威力,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和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纪检监察法规制度体系,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和问责制度办法,提高制度执行力,通过严格执行法纪制度增大管党治党效能。 坚持严建以强身。身体素质好,免疫能力就强,患病机率就小,为此要强健体魄。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正风肃纪反腐。以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党,增强党的体质,是全面从严治党题中应有之义,是全面从严治党更为基础、更为经常的任务。党风党纪问题根子是党性问题,治风治腐最彻底的办法是抓根治本、清源正本、强基固本,需要把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小循环融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大循环之中,走内涵式建党强党之路,全面把握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实行全方位布局、全领域深耕、全要素强化、全过程管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下好全面从严治党大棋局,打好党的建设组合拳,形成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党建工作大格局,全面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坚持严管以提质。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的重要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建工作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不佳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要提高发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选人用人、党内政治生活、人才培养、党的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质量。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党的建设也在其中,而且要发挥先导作用。必须树立质量强党理念,加强质量管理,不干空热闹、装门面那种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多做真正能够解决问题、能够产生良好实效、能够让人民群众受益满意的工作,不断提升党的建设成色和品质,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旗文稿》
习近平在浙江(十七) ——"习书记在浙江大力度推进科技强省建设" 采访对象:蒋泰维,1955年1月生,浙江杭州人。2003年2月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2013年3月任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2018年5月退休。 采 访 组:邱然 黄珊 陈思 采访日期:2017年9月19日 采访地点:杭州市大华饭店 采访组:蒋泰维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您任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请您讲讲他在浙江期间对推动科技创新所做的工作和他的科技创新思想。 蒋泰维: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敏锐把握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深入市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调查研究,立足浙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一系列重要的科技创新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大力度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为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作用。 我从2003年2月开始担任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习书记在浙江期间就科技工作特别是科技创新方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阐发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我是比较清楚的。首先,习书记是从三个角度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 第一,习书记前瞻性地指出人类社会开始走向知识经济时代。2003年4月28日下午,习书记考察科技工作,他在省科技厅座谈会上阐述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强调指出:"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成为当代高技术发展的热点。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正在酝酿着重大突破,将引发农牧业和医疗与诊断技术的革命。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层出不穷,对先进制造业及医药、环保、能源等带来深刻影响。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渗透发展。科学与技术趋向一体化,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科技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类社会开始走向知识经济时代。" 第二,习书记深刻指出科学技术在当今信息时代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幂数效应"。他强调,当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其他要素,当代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当代科学技术决定着生产发展的方向、速度和规模。在蒸汽机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是加数效应;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是乘数效应;在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就是幂数效应。由科学技术革命所导致的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第三,习书记精辟地论述了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2003年3月2日,浙江省在北京举行经济社会发展恳谈会,习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高新技术突飞猛进,创新浪潮如火如荼,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核心,包括文化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谁拥有先进科技,谁就能占据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谁在经济活动和物质生产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谁的竞争力就越强;谁能集聚大批高层次人才,谁就能获得竞争的主动权。" 这三点,集中代表了习书记当时对于世界科技发展大趋势的认识,对于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敏锐、十分超前的。当时,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习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深刻认识,为之后浙江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科技强省等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在许多会议和不同场合都反复强调浙江经济发展必须要"腾笼换鸟、凤凰涅盘"。"凤凰涅盘"主要靠的就是自主创新,其实质就是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2006年3月8日,习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给老师和学生们的演讲中系统阐述了"腾笼换鸟、凤凰涅盘"的思想,他特别强调指出:"‘凤凰涅盘’靠什么?靠自主创新,包括自主技术的创新、自主品牌的创新。‘腾笼换鸟’,一方面要走出去,一方面要引进来。""引进外资绝不仅仅是资金问题,引进来的是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广阔的国际市场。"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提出"八八战略",把建设科技强省作为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请您讲讲建设科技强省对"八八战略"的重要意义。 蒋泰维: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市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八八战略"是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提出并实施的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 习书记在2003年7月10日举行的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系统论述了"八八战略"的主要内容,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其中第八个方面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习书记讲的文化大省包括"四个强省",即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体育强省。不仅在第八个方面集中讲科技强省,实际上科技强省思想渗透和反映在"八八战略"的各个方面。比如,在第三个方面,习书记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数字浙江"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努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浙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2004年9月28日,习书记听取杭州市关于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建设和西博会筹备情况汇报之后发表讲话指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明显优势。但从总体上讲,我们的科技综合实力还不是很强,特别是人才高地建设捉襟见肘,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靠什么转变?最终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是规律使然,是必由之路。在这件事上,谁见事早、反应快、力度大,谁就抓先机、上得快、成效好。""要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和自觉性,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强省强市工作,进一步加强科技规划的制定,加大科技管理的力度,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完善科技创新的政策,推进科技项目的实施,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我省的科技工作水平。"这个讲话是对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有力指导。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协调,组织引进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大院名校与浙江共建创新载体,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请您讲讲这方面情况。 蒋泰维: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缺少大院大所大企业和着名大学。为了弥补浙江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一短板,省科技厅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的建议,得到习书记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200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书记带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亲自到清华大学拜访,座谈加强省校合作、共建创新载体事宜。他当时列举了浙江在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区域经济结构、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希望得到清华在科技知识和人才方面的支持。经过大半年考察洽谈,2003年12月31日,双方在杭州黄龙饭店正式签署省校共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协议。习书记在签约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有利于团队式引进人才,捆绑式开发项目,股份制深化产学研合作,人文型提升城市品位,高层次改善投资发展环境,有利于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共同组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将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果,增大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对于拓展清华大学的发展空间和增强我省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研究院筹建开始,习书记多次亲临视察指导。2004年3月23日,习书记到嘉兴视察研究院筹建工作;2005年4月10日,他为研究院总部大楼奠基揭牌;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回浙江视察工作时专门来到研究院,表示当时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是对的,建在嘉兴也是对的。长三角研究院成立十周年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指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十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把长三角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三角研究院成为省校合作的典范、产学研合作的样板。经过10多年发展,研究院先后组建了生物医药、生态环境、先进制造、信息技术4个研究所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嘉兴、宁波、杭州、台州等地设立多个产学研基地,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19项,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类科技奖励100多项,转化一大批科技成果,培训学员4万多人次,组织"海外清华学子浙江行",引进200余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落户浙江,对浙江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还亲自指导、推动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蒋泰维: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书记担任福建省省长期间,在福建南平市首先建立并取得明显成效的,科技部充分肯定这一经验并在全国推广。2003年初,我们会同省农办等部门专程去学习福建南平经验,回来后建议向全省欠发达乡镇派遣科技特派员,得到习书记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导推动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 根据习书记的指示,从2003年开始,省科技厅会同省农办、农业厅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涉农高校院所抽调100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下派到全省100个欠发达乡镇蹲点工作,为期一年,可以连选连派。省科技厅、财政厅在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上立项,并对工作经费、生活补助给予配套支持。后来,省级科技特派员增加到200名派驻200个乡镇。全省各市县也响应省里号召,组织相关高校院所为当地乡镇派遣农村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1279人,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农村科技特派员下乡后,手把手帮助农民,传授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开发各种经济作物,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村产品加工水平,对欠发达乡镇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农村科技特派员俯下身子,躬耕田野,在广大农村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把致富的种子种在了乡野沃土上,更把一颗颗赤诚之心"种"进了农民的心里,被广大农民誉为"财神爷"。与此同时,科技特派员制度还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了涉农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完善了基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密切了农村党群关系。 2006年9月8日,习书记在省科技厅报送的关于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会议情况汇报上批示:"要认真贯彻全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领导,总结经验,及时完善,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适时可对优秀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根据习书记的指示,省委省政府每年表彰一批优秀科技特派员和先进工作单位,并在"乡乡都有特派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团队特派员和法人特派员制度。一个县的若干个乡镇科技特派员组成一个团队,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特长,取长补短,为更多的乡镇和农民服务。一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对固定地结对帮扶一个或几个县,开展农业科技帮扶。在习书记的亲自关心指导下,浙江推行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在全省开花结果,取得显着成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5年来,共派遣个人科技特派员15938人次,法人科技特派员25家,团队科技特派员354个,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4000多项次,开展技术培训12.8万场,培训675万人次,兴办农业科技企业432家,建立利益共同体1623家,创建科技示范基地130多万亩,建立科技示范户34073户。据重点帮扶的26个县统计,2015年低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65元,比2010年增长106.77%,基本消除了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群体。 采访组:请您谈谈习近平同志是如何亲自倡导和大力推动"数字浙江"建设的? 蒋泰维:习书记高度重视并亲自倡导、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软件、通信、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把打造"数字浙江"作为"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2005年三四月份,习书记连续考察调研浙江电信、浙江移动、浙大中控等一批软件、通信企业。他在调研座谈时指出:"我们要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科学判断发展阶段变化,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并推进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建设‘数字浙江’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主导性政策研究好、落实好,把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业、通信业作为我省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引导好、发展好。"他还强调:"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战略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和倍增效应,更要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信息产业,是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改变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2006年3月28日,习书记亲切接见首届"春回燕归·浙籍IT精英峰会"与会代表并合影留念。习书记对这场峰会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他在讲话中指出:"今天这个峰会,‘春回燕归’这个名字起得很好。杭州现在是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燕子回来了,家乡的骄子归来了,来看看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家乡。这也表明,浙江IT业界的春天也来了。……浙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一条重要经验是重在创造,重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习书记不仅重视浙籍IT精英的回归和培育,而且重视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引进与合作。国际知名企业董事长或CEO来杭,习书记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接见会谈。 10多年来,浙江尤其是杭州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数字经济走在全国前列,涌现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和上市公司。这完全得益于习书记当年制定并推动落实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领导制定并落实科技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和政策措施,使浙江省的科技创新有了长足的进步。请您具体讲一讲这方面的情况。 蒋泰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市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他带队到北京、上海、江苏等外省市考察交流时,也专门安排考察高科技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 2006年1月9日至10日,习书记亲自参加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并在小组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回来后,他在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上传达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亲自主持开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课题调研,由省委政研室牵头,省委办公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参加,先后到杭州、湖州、宁波等地调研。3月2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习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经过会议讨论并经习书记亲自修改审定,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与"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科技强省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在习书记推动下,浙江组织实施了"八大科技创新工程"和26个重大科技专项。"八大科技创新工程"即: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科技兴海创新工程、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工程、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基础研究创新工程、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这里特别要强调说明的是,习书记主导推动的"八大科技创新工程",不仅把重点放在工业、放在先进制造业上,而且统筹兼顾,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农业、生态、海洋、健康与安全、服务业科技创新,特别是把基础研究和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纳入科技创新重大工程,这在一个省的科技发展规划与政策中是非常少见的,可以说极具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在地方工作的同志往往只注重技术创新特别是成果转化,注重科技创新对近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忽视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忽视这方面的投入和布局,认为这主要是国家的任务;至于软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更没有摆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习近平同志科技创新思想和决策部署的指引推动下,浙江省科技创新有了长足进步,2011年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分别跃居全国第6位、第5位和第2位,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跃居全国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2016年分别达到40.1%、38.8%和22.9%。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和优化,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2016年浙江GDP达到46485亿元,比上年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达12577美元,接近世界银行分类标准中的高收入经济体水平。 采访组:您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工作5年,对他的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一定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请您给我们具体讲一讲。 蒋泰维:从2002年到2007年,我有幸在习书记直接领导下工作,他优良的思想品格、工作作风、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讲四点突出的感受。 一是勤学善思,学以致用。习书记非常注重学习,知识渊博,他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不仅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而且善于用古今中外的典故阐述深刻的道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2003年7月,他在县以上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研讨班和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中,用着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来阐述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他说:"我看,领导干部抓理论学习也要有这三种境界:第一,理论学习上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第二,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第三,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理论学习本来是政治要求,习书记这么一类比,大家就很容易记住了,就能够比较自觉地去不断深化学习。在习书记看来,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习书记不仅这样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学习,而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要抽时间看书学习,利用周末时间请专家讲解。他曾专门请浙江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吴光讲授中国哲学,还请浙江大学的陈村富教授讲授西方哲学。 二是百姓情怀,心系群众。习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冷暖安危放在心头,他在浙江大力推行的各项改革与发展举措,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特别是他大力倡导并推行的"山海协作"、"欠发达地区帮扶工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大举措,更是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促进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习书记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经常下基层、到企业、进山村调查研究,逢年过节,都要亲自慰问部队战士、贫困农户和下岗职工。 习书记亲自蹲点联系发展相对落后的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曾于2003年4月24日、2005年3月22日、2006年5月25日先后三次到下姜村调研指导,要求省科技厅安排一名科技特派员派驻枫树岭镇开展科技帮扶。按照习书记的指示,我们很快派出一位科技特派员,在对当地资源特色调研基础上重点发展既是常用药材又是天然黄红色素提取原料的栀子,后来又重点发展杭白菊,中药材产业逐渐成为这个山区乡镇致富的特色产业,农民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习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身体力行,亲自推动建立的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接访制度,深得人民群众好评。他工作十分繁重,日理万机,但他总是在百忙中抽时间批阅人民群众来信。 三是严以律己,坚持原则。习书记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刚到浙江工作不久,就在大会上讲:"我也郑重地向同志们表个态,在党风廉政方面,我一定以身作则,不仅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诚恳地希望大家对我进行监督。今后,无论什么人打着我的旗号办捞取个人好处的事,大家都要坚决抵制,决不能让招摇撞骗、别有用心者得逞图谋。" 习书记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04年,省委组织部派我去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一年。走之前,习书记专门叮嘱我要珍惜机会,好好学习。学习结束后,我问习书记的秘书,可不可以给习书记带一点北京特产以表谢意,得到的回复是坚决不行,习书记不让任何人送任何东西。还有一次,一位高干子弟找到我,希望在浙江找一个地方建一个全新理念的环保型城市建设项目,习书记得知此事后,专门跟我说,要把握好原则,按规矩办事。 四是世界眼光,战略思维。习书记看问题、作决策,具有卓越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总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把握重点、统筹兼顾,站在国家、民族和人民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的高度,准确把握世界和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全面进步。 习书记提出并推行的"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腾笼换鸟、凤凰涅盘""山海协作",建设生态省和文化大省,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卫生强省和体育强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海洋经济、循环经济,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重要思想和战略部署,都是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来源:《学习时报 》
|